一所本来要关门的学校,为什么不仅活过来,还能火起来?答案是:品牌中学受托管理,下乡办学,大学生支教队蹚出新路。短短半年,忻州师院附中阳方口学校已经小有成绩,为宁武人民交口称赞。在师范院校、地方政府、乡村学校三位一体的无缝对接中,乡村对高质量教育的期待得到了呼应和满足。忻州师院附中给予优质资源,同步教育教学,为乡村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天,我们转发《人民日报》详细报道《人民日报关注:忻州师范学院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上山下乡》,深度挖掘忻州师院附中阳方口学校办学背后的故事——
人民日报关注:
忻州师范学院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上山下乡
人民日报记者 周亚军
一个生源难以为继,行将关门的乡镇学校,怎样才能满血复活,甚至变得门庭若市?在山西忻州市宁武县,忻州师范学院向前一步,拥抱乡村,蹚出了新路子。
2020年6月,忻州师范学院与宁武县签订协议,由其附属中学托管阳方口中学,消息传开,不仅乡村生源不外流了,就连县城里的学生也逆向涌来,短短几个月时间,招进176名初一新生,甚至开学之后,仍不断有家长找各种关系想挤进校门更惊人的是,一个学期之后,全县初一年级统考。忻州师院附中阳方口学校所有学科均分皆位居初中段学校第一名,全县前10名中,阳方口占了3人,前50名则有21人。
阳方口学校的剧情反转表明,优质教育资源确实有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而这正是许多县域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软肋和痛点。地方师范院校向前一步,主动作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同支教大学生协作联动、上山下乡,恰好可作为一支振兴乡村教育的奇兵。
“本来要关的学校,不仅活过来,还火起来”
胡耀文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现在也能跟城里的校长一样,时不时关关手机了。
自2016年到山西忻州市宁武县阳方口中学上任以来,胡耀文就没有多少自豪感可言:开学前挨家挨户家访,央求人家把孩子送来读书,嗓子说破了,也没人给倒杯水。找“抢走”生源的一、二中校长理论,不是被搪塞回来,就是拨不通电话。
眼瞅着学生越来越少,胡耀文压力越来越大,有一回还梦见自己被老百姓指着鼻子骂,“说我把学校搞塌了,是历史罪人,可醒来后,还是一点办法没有。”
阳方口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前些年抢生源也很激烈。北边不远处,是教育强县怀仁开办的分校,孩子们去念书,比到县城还方便;往南走,离忻州市不远,那里优质教育资源更丰富。
胡耀文最懊恼的是家长跟风转学,毁掉不少学生。“但我的学校不行,说了家长也不听。”
阳方口不是孤例,宁武县教育口有个“铜头铁脚豆腐腰”的说法,即小学、高中都还不错,但初中太弱。
实际情况是,2013年、2014年高考当了“光头”,连个二本都没考上。这样的教育质量,哪还有家长听学校的话?
更严重的是,乡村学校生源越来越少,老师兴致越来越低,久而久之陷入恶性循环,教育不仅没了数量,最后连质量也没了。
“我刚来的时候,三个年级还有69个学生,后来就剩几个人了,学生们四门课加一块上不了100分,老师彻底丧失斗志,新配的教学设备都没开封使用过。”胡耀文说。
去年6月,忻州师范学院与宁武县签订协议,由其附属中学托管阳方口中学,更名为忻州师范学院附中阳方口学校。消息传开,胡耀文手机被打爆了。“敞开招400人都没问题,县教育局定的指标是200人。”他感慨说,“过去黄土铺路,清水扫地,请都请不来,现在严格管理越不让进越要来。我没办法了,就关了手机。”
品牌附中下乡办学,大学生支教队探索新路
托管之后的阳方口中学不仅稳住了本乡镇的50多名小学生源,还吸引来了城里的120多名学生。
师院附中的吸引力咋就这么大?
“学生都冲老师来,对家长来讲,师院附中仅升学成绩一项就足够吸引人,初中升高中,全市前10名里附中有9个,前50名里有30个。”忻州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军说,“向前一步拥抱乡村振兴,就必须拿出优质教育资源,这是乡村振兴的需要。”
实际上,这不是忻州师范学院第一次支援宁武。
1997年开始,忻州师范学院连续派出47批5万多名大学生,深入省内的忻州、运城、阳泉、大同以及新疆和田、河北雄安新区、海南五指山等地的700多所农村中小学进行扶贫顶岗支教。
忻州师院附中校长谢晓丽曾是学校的第一批支教生,她大学毕业后申请去了边远乡村学校工作,个人很拼命,但单枪匹马很难改变学校的教育生态。
与以前不同,这一次忻州师院在宁武探索了“大兵团作战”——将附中的品牌资源和学院的特色支教结合起来。托管阳方口的教学团队足有30人,包括忻州师院附中的9名教师,忻州师院的21名师范生。
在教师队伍中,管理层都是40岁左右的管理、教学双骨干,接着是入职三年以上、当过班主任的老师,还有近两年入职的年轻教师,老中青结合、三三制梯队。21名师范生涵盖语数外音体美等专业,在报到之前,都在附中进行了两个月的跟岗实习。
忻州师院附中和忻州师范学院支教处领导、教师代表赴附中阳方口学校调研、看望教师及实习生
忻州师范学院支教处长程利炳说,乡村学校缺音体美老师,许多师范生来了挑大梁,敢想敢干,拉起了中国舞社团、合唱社团,带领孩子们全面发展。体育专业的师范生高占宇一周有12节体育课,还负责早午出操。他办起的体育社团已经有44人,搞过拔河比赛,长短跑训练等,教学经验和组织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三位一体,呼应乡村高质量教育期待
“狼放不进来,羊永远壮不起来。”宁武县化北屯中学校长杨文庆说,忻州师院附中的引进,就像羊群里来了头狼,县里的学校都有了危机意识,纷纷参访交流、厉兵秣马,想法提升教学水平。
对家长来讲,送上门来的优质教育资源真是省了大钱:如果去市里读附中,租房、陪读、生活费,三年下来,十万元不止。
宁武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县里重视教育发展,成立了教育集团,盖起了新大楼,但苦于没有优质教育资源,“引入第三方力量后,倒逼发展,改革提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