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主页| 校园公告| 招生信息| 联系我们

附中首页

导航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研活动 >> 正文

以创新为钥 启教育新章——忻州师范学院附属外国语中学第十八届创新课堂教学活动月进行优秀课堂教学展示

春风轻拂面,教改咏新歌。近日,忻州师范学院附属外国语中学成功举办了第十八届创新课堂教学活动月优秀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一堂堂精彩的展示课如同一卷徐徐展开的智慧长卷,将优秀课堂的经纬重新编织——这里,知识的溪流汇成江海,创意的星火点燃苍穹,每一寸光影都镌刻着师生共赴教育新境的足迹。初中语文教师郭艺婷的《黄河颂》以爱国主题为核心,通过跨学科整合与沉浸式学习,打造了一堂兼具深度与感染力的语文课。课程巧妙融合地理、历史、文化等多学科知识,采用研究性学习模式,学生分组自主探究并展示成果,增强参与感与批判性思维。通过激情朗诵、互动讨论、情景分析,引导学生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与精神内核,深化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训练与情感共鸣,层层递进的环节设计既落实语文素养的培养,又实现价值观的升华,是一堂兼具知识性、实践性与思想性的精品课。

初中数学教师白倩授课《平面直角坐标系》,她以数学史的故事情境为背景,从实际问题出发,逐步抽象出数学模型,进而得到有序数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通过合作探究得到点与坐标的一一对应关系,最后通过游戏环节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内容。

初中英语教师程禹萌所讲授的听说课围绕“饮食”主题展开。通过展示真实图片激活食物词汇,以“How do we eat well?”引导学生明确任务。课上先分类输入词汇,结合高频句型练习,模拟三餐场景问答。听力环节设计任务链,听前给予指导,听后设计情景对话和深层讨论,引导学生培养语言能力和健康饮食意识。  

初中政治教师杜青霞讲授的《人生当自强》以“国之强健路,吾辈当自强”为主题,借《哪吒》导演饺子等鲜活案例,阐述新时代青年品质,引导同学们深刻感悟国家发展历程,不仅增长知识,更激发自强精神,明确责任担当。

 

初中历史教师周婷雅的《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展示课聚焦历史脉络,突显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三条主线;结合《元疆域图》和成吉思汗、文天祥等历史人物,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程。

初中地理教师高艳艳讲授《板块运动与火山地震》,带学生探索地球的动态奥秘。深入解析板块构造理论,揭示大陆漂移、俯冲碰撞如何塑造海陆格局;结合环太平洋火山带等案例,剖析板块边界类型与火山喷发、地震活动的内在关联。通过三维模拟演示和经典实例分析,直观呈现地壳运动的能量释放过程。师生还探讨了地震灾害与防灾策略,提升了学生的科学认知与应急能力,促使师生共同解码地球脉动,守护生命安全。

初中物理教师王雯讲授《浮力专题复习》,围绕物体浮沉条件动态分析以及典型题型解法精讲系统梳理浮力核心知识,课程采用实验演示、表格归纳和中考真题演练相结合的形式,重点突破不同浮沉情况的受力分析与密度关联计算,帮助学生建立力学思维框架。

初中化学教师武婧的《工艺流程》以《千里江山图》中所用的矿物颜料为情景,以真实的工业生产和技术过程为背景,将化工生产、生活技术的主要过程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现出来,并针对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进行设问,分析工艺流程的结构及相应步骤的作用。通过练习掌握一般流程题的做题方法回归主题,教育同学们用化学知识绘出美好明天。

初中体育教师郭世杰运用“理论+实践+反馈”教学模式,讲解了排球的双手正面垫球技术要领。教师分解示范“叠掌式”手型配合屈膝蹬地及“插、夹、提”动作链,重点指导前臂触球与重心协调。通过原地抛球熟悉球性——自垫强化肌肉记忆——双人固定垫提升控球的“三步训练法”,带领学生精准掌握技术要领。同步融入体能训练,全面提升运动素质,为中考体育测试奠定基础。

高中语文教师李亚妮的《归去来兮辞》一课巧妙抓住“欢愉”“矛盾”“圆融”三个关键词,引领学生走进陶渊明复杂的内心世界。明确设置三个学习任务——回归田园之欢愉、自我抉择之矛盾、洞彻生命之圆融,有的放矢,层次分明。任务设定紧密贴合课程标准与学生实际情况,目标明确具体且具备可衡量性。本课最大的亮点是李亚妮老师运用时下先进的AI技术制作了符合情境的“渊明朗读”和配乐,加上同学们声情并茂的用心诵读,为本就精彩的课堂锦上添花。

高中数学教师鲁帅的展示课《解三角形》,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综合应用,以开放式问题为载体,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深度辨析、灵活应用;设置一题多解、多题一解,进一步掌握定理的本质;作业布置时,以更加开放的问题,激发学生更深层度的思维。教师有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概括总结,学生课堂参与度高,教师适度启发、合理引导,是一节高效课堂。

高中英语教师高华昕所授课例选自外研版必修二Unit6 Dangerous or endangered?课堂围绕“鲨鱼是危险的动物还是濒危动物”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引发同学们对保护海洋动物这一话题的关注。整堂课设计思路清、授课方法活、课堂效果好、思维引导强。教师帮助学生层层递进,理解文本内容,并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课文,形成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通过听、说、读、写在课堂中的充分展现唤起学生保护海洋生物的意识。

高中生物教师王晓艳授课《特异性免疫》,以“狂犬病病毒的传播”导入,提出问题:免疫的三道防线是什么?特异性免疫的过程是什么?疫苗如何使用?设问突出本课主要内容,以高考题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效果,通过小组互动、学生展示、教师点评的方式把特异性免疫的重难点和高考考点联系在一起,借助情景导入、问题驱动,将知识结构层次化,使学生互动性于实践应用上进行优化,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和生命观念。


由相关学科教备组长组成的评委们充分肯定了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认为他们能够精准把握学情,课堂互动高效,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同时建议老师们进一步优化高阶思维引导策略,提升课堂生成性资源利用效率。听课教师们也纷纷表示,创新课堂活动月的展示课精彩纷呈,课堂互动与知识传递的方式令人印象深刻,大家深受启发,收获满满,将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合理借鉴、优化创新。

创新课堂带来的变革力量,如春风拂过心田,久久不散。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中,附中教师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不断探索教学新路径。愿我们的每堂课都绽放光芒,为学生成长导航奠基,引领他们奔赴广阔未来!

 

关闭

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