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主页| 校园公告| 招生信息| 联系我们

附中首页

导航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教育科研 >> 教育教学论文 >> 正文

关于中学生挫折状况调查与分析研究对策

 

关于中学生挫折状况调查与分析研究对策
 
忻州师院附属外国语中学   崔林生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中学生心理受挫折状况的调查,进而对中学生挫折状况、中学生产生心理偏差的原因和对策进行了阐述。文章从学生自身的学习过程、与同学交往、父母沟通、老师交流、异性交往、适应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受挫折情况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和详细的数字分析。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主题词:   中学生心理   挫折状况分析   对策
    一、中学生挫折状况调查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心理学认为,挫折是指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障碍或干扰,导致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反应。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或这样或那样的挫折。
    中学生随着身体生理机能的成熟及独立意识的逐渐形成,具有错综复杂的心理特点,已进入了一个幻想与现实矛盾的自我调节时期。他们既希望独立,又少不了依赖。他们的欲望增多了,如讲究物质享受,渴望与异性的交往,企盼个人价值的体现,追求身体健美等,但在现实中他们的欲望往往不能一一得到满足。受宠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的心理变得十分脆弱,抗挫折能力很差。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又是不可避免的,如家庭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包括父母离异、亲人亡故、受继父(母)的虐待;个人身体出现病变;学业负担过重,考试失利,同学关系不协调,被别人误解,老师教育措施不当等等,都可能造成他们的心理失衡,陷入抑郁、痛苦、难以自拔的境地。这种现状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因此,要想解决学生因挫折引起的不良情绪,就得了解学生的受挫折状况,进而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耐挫折能力,使学生对挫折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帮助他们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最终促使学生耐挫折能力的形成和内化,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品德。
    所以,研究探讨加强对中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及其方式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学生挫折状况的调查方法及结果
    关于学生的挫折状况在课题实验之前,对全校初、高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问卷涉及学习过程、与同学交往、与父母沟通、与老师交流、与异性交往、适应能力、心理素质、意外状况和身体等方面。并对初、高中男女生受挫折情况在全校所占的百分比分类进行了详细的数据统计。
    三、中学生受挫折的成因分析
    (一)源自中学生自身的因素
    中学生在学习过程、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可能受到挫折。其中初中生在学习过程受到的挫折最为明显,占到全体学生的45%,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上受到的挫折占到全体学生的41%。也就是说,中学生在校期间所受的挫折主要是由学习造成的。其次是心理素质,初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挫折占全体学生的33%,高中生心理素质所受挫折占全体学生的24%。初中生明显高于高中学生。
    (二)社会因素的影响
    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地参与到社会交往中,最为明显的是与同学交往、与老师交流、与异性交往,在这三方面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受挫程度也各不相同。初中生要比高中生受挫折比例少点。这也是由年龄层次的影响所致。
    (三)家庭因素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家庭的气氛会影响儿童的性格发展。在恬静愉快的家庭中,孩子有安全感,生活乐观、愉快、信心十足,待人和善,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气氛紧张、人际关系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中,孩子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并伴有不安全感和对人的不信任感,容易发生情绪和行为问题。家庭中家长的情绪健康水平与儿童的情绪障碍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可见,家长的情绪反应,会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一些家长在经历了事业受挫、亲人亡故、夫妻矛盾、夫妻离异或经济困难等生活挫折后,就会不自觉地在家庭中发泄负性情绪,甚至把矛头指向孩子,使孩子在家庭中缺乏安全感,产生同样的负性情绪,或出现行为问题;有的家长还会把在受挫折后形成的生活偏见,当成“人生经验”,有意无意地灌输给孩子,使孩子从小就形成一些不正确的生活信念,为其日后产生心理困扰埋下了种子。
    离异家庭中,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比率远高于正常家庭。离异家庭的子女容易产生自卑、孤僻、怯懦和粗暴的性格缺陷。家庭破裂本身并不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是破裂家庭中家长极差的心理素质。一些离异家庭中的孩子,常常被不正确地教唆仇恨父亲或母亲。有的家长把孩子当成惩罚或折磨对方的王牌,给孩子以不公正的待遇,把孩子当成不良情绪的“出气筒”,动辄挖苦讽刺或体罚。也有的家长离异后把所有的爱全部投放给孩子,对孩子纵容有加,溺爱过度。还有的家长遭受了离异的打击后,变得自卑和退缩,使孩子整日生活在一片阴影之中。更有的家长为了寻找自己的新幸福,对孩子不闻不问,形同路人,甚至把孩子当成妨碍他(她)新生活的障碍。凡此种种,正是离异家庭中孩子容易产生心理创伤和不良性格的真正原因。
     (四)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1 、不正确的教育观念与压力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青少年期是学生生理发育最快的阶段,也是情绪、性格最不稳定的时期,而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并不对等,教师处于强势地位,而学生处于弱势地位。加之,教师受制于升学率的压力,教学任务越来越重,这种压力常引起心理失衡,言行失范。不对等的地位,不正确的教育理念加上教学压力,教师很容易给学生带来自尊心的伤害。面对上课说话、做小动作的学生,面对成绩差的学生,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教师最容易言行过激,负面刺激学生的自尊心。在观察中可以发现,在师源性心理伤害中,职业的紧张使那些价值取向高、成功动机强的教师,往往为了良好的愿望而采取了不当的方法,这是在教学第一线既常见又普遍的现象。教师的这种做法最不受学生欢迎,他们对教师的批评和教育持否定的态度。这是一种非良性的教学互动,对学生自尊心的形成极为不利。
    2 、偏爱和单调的教育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一些教师会对成绩好的学生投入更多的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唯恐失去受教师宠爱的地位,心理经常预防的是成绩千万别降低,于是他们中的部分人心理包袱沉重;而他们对成绩差的学生常常是一点机会都不给,这些学生在课上一般由听不懂——不想听——厌恶课堂发展到课堂恐惧,最后厌学。这些成绩差的或不“听话”的学生,无论如何都不会引起某些教师的信任,易于悲观,往往以“更不好”、“更不听话”的方式与教师对抗。可见,任何一种失当的教学方法都会造成不同数量的学生在不同方面的学习障碍,学习障碍不能及时消除,即产生心理障碍。再加上一些教师单调乏味的教学往往使纪律难以保证。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纪律,这些教师常采取批评和体罚的方法,这种教育方法的发生途径在课堂内产生的效果是直接和明显的。然而,不少学生会因此失去了自信,自尊心也显然受到打击。
    3 、不当的教育方法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课后教师在和学生接触的过程中,使用不当的语言或不正确的方法对待学生,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特别是先把学生定性为“差生”。另外,教师为了处理问题时加大力度,经常会把学生家长叫来,当着家长的面用过激的言辞批评学生、处理问题,这些做法使学生感到恐惧,更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无论是通过课内或课外都会给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投下阴影。对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效度。这是由于学生的个体气质的差异而造成的,比如对胆汁质的学生会比多血质的学生影响要明显,对粘液质的学生的影响周期要比其他气质类型的学生更长,但行为表现上却不明显,对抑郁质的学生在心理上的影响最为深刻。
    除了学生气质不同会造成效度的不同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制约着效度,如行为影响发生的时间、场合,事情延续的长短,事件中学生当时的心情或当场的具体的人或人数多少都会影响效度。一个教师当着犯错误的学生家长的面,课间在校园里对学生大发雷霆,这种批评的作用极为强烈,学生会感觉特别丢人,在同学中抬不起头来,于是可能会很长时间内表现为情绪不稳,无心学习,做事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振。因此,教师如何对待自己的学生,对学生能否树立起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行为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是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三、对策研讨
    中学生生理发展变化带来心理发展的变化。使其具有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做事不考虑后果等特点。加上个性品质、家庭背景、心理素质千差万别。因此,对他们青春期的心理辅导与教育尤其重要。它是解决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特定形式,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当然有可能关系到学生身心的发展和今后的成长。
    (一)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1 、帮助他们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
    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打破了几十年的传统观念。心理健康的学生能从容的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主动地适应现实、改造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困难与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往往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接受现实的挑战;对老一辈的下岗,社会中各种不稳定的因素以及在改革中出现的偏差没有充分的认识和心理准备,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责备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而怨天尤人,因而无法适应现实生活。得过且过或准备依靠老一辈的职权而失去奋斗目标。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调整教育机制,要创造机会,让中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从而了解社会,正确对待社会中不正常现象,看到改革开放给民族带来的生机和希望,从而调整自己的心态,为将来走上社会奠定健康的心理基础。
    2 、帮助他们适应性别角色
    面对青春期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是由于个体从儿童进人青春期,其身心发展起了重大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出现强烈的独立性需要。自我意识增强,过分注重自我;对成人封锁,对同伴开放;情感强烈,易冲动等。从这个角度来看,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容易偏离心理正常状态从而导致不适应行为或心理问题的时期,是一个充满危机的时期,因此,对青春期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有明确的性别意识,乐于接受自己的性别,能按照社会期望的性别角色塑造自己的形象。他们逐渐了解两性关系,注意修饰打扮自己,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的阳刚之气或阴柔之美。而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对两性关系常有不正确的认识,甚至不接受自己的性别,因而常出现偏差。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对中学生加强性知识教育,使他们正确对待身心变化,平稳渡过青春期,形成健康的心理。
    3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正确,是指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在对自我的认识、评价、监督、控制等方面都较客观。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有自知之明,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期望和要求。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而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则缺乏自知之明,总是将自己陷于自傲或自卑的旋涡中,心理无法平衡。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关注每一位中学生,了解他们的各个方面的情况,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对自己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不至于因无法达到过高要求而产生挫折感,或过于轻易达到过低要求,而陷于自傲的境地。
    4 、发挥他们同龄共振效应
    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因人而异,但这种趋向似乎在日益显现出来。现在的学生愈加重视朋友关系,因为这种关系可以敞开心扉、诉说烦恼,这恐怕是一般家长和教师所企望莫及的。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说明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可以影响他周围的许多同龄人。我们要很好地利用这一点,在学生中树立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让他们发挥同龄共振的作用。当然,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同样会有传染性,我们要教会学生自我心理保健:了解自我,包括自己的长处、兴趣、能力、性格,以及不足和缺陷;接受自我,既不过高估计也不自欺欺人;认识现实,正视逆境,具有遇事不乱、应付自如的心理品质;自信待人、自尊尊人、自助助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劳逸结合,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健康的情绪,借助释放、升华、转移、自慰等方式克服不良心境;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丰富学习生活。学习掌握了一些自我心理保健的知识,可以预防那些不健康心理的影响。 
    5 、开设心理指导课,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即对新生入学时的陌生、急躁心理,进行“适应”教育;对学生自暴自弃心理,进行“自信教育”;对学生厌学懒惰情绪,进行“独立自主”教育;对学生不敢面对困难、失败,进行“挫折”教育;对学生早恋的神秘、朦胧心理,进行“早恋”教育;对学生性格内向孤独、抑郁焦虑的,进行“乐观”教育;对学生升学压力过重的,进行“减压”教育等。
    (二)强化教师职业道德信念
要提高教师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在教育系统大力开展的师德培训,主要是从理论上提高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认识。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师必须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有教师的职业热情,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执着追求,有坚定的职业信念,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形成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发展学生的学业智力,教育者更应该树立一种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多方面得到发展的教育观。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这种新的教育理念会帮助我们形成健康的心理,使我们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结果形成良性循环即正确的观念——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教学行为——积极向上的学生群体。其次,教师的教育行为与学生的自尊心理形成是直接相关的。教师的教学活动相对来说独立性较强,如何将师源性伤害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一方面需要教师自我教育和控制,另一方面要有一套完整的法规细则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再一方面教师的健康心理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重要的条件之一,教师有一个好的心态,他会在教学中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氛围,轻松的教育环境并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调节自身心理,做好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处理好自我、教学、学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培养和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状态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及时深刻地反省自己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以便找出自己的不足与缺陷,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随时修正自己,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技巧,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尤其是高尚的师德树立自己的威信,摈弃“心灵施暴”的陋习,依法执教。
    (三)改善家庭教育氛围
    家庭教育的好坏不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教育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没有二者的密切配合,没有教师和家长的通力合作,对学生的教育目标是很难达到的。所以,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规范家长的教育行为,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1、家长要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科学家教方法。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家长不仅自身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更要认识到心理健康对于孩子的重要意义,要与学校相互配合,共同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一个人的成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他离不开学校的教育,也不可忽视家庭、社会的影响。因此,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和咨询活动。如:“青春期学生的特点”、“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等。多了解和学习有关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多与孩子进行思想和心灵上的交流,才能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沟通。重视孩子的心理发展和个性塑造,满足孩子在成长中的心理需求,而且懂得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治疗性教育、预防性教育和发展性教育三者相结合的教育。确立科学的心理教育观念,提高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判断能力,并通过家庭教育的学习,克服不良的家庭教育方法,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对子女尊重而不迁就,理解而不溺爱,民主而不放任,严有度、宽有法。创建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气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合理的家庭生活方式,这样才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使子女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家长要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身教胜于言教,在孩子面前要以身作则,该讲的要讲,不该说的不能说。给孩子一个健康、愉快的家庭环境,从而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关闭

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