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主页| 校园公告| 招生信息| 联系我们

附中首页

导航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教育科研 >> 课题研究 >> 正文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全国教育科学教育部规划课题)古诗文教学中的读赏写模式探究之诗歌教学中“读、赏、写”三位一体化模式的初探

 

杨瑜
忻州师范学院附属外国语中学

      摘要: 诗歌是文学之母,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诗歌欣赏是一种艺术的认知活动。读者要借助诗歌的语言为媒介,把握艺术形象,感受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同作者产生共鸣。诗歌教学中的“读、赏、写”三位一体化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读诗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关键词: 阅读  鉴赏  写作  综合能力

      诗歌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弱点。诗歌教学的目的不应停留在会背诵、会默写的层面,而应该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如自学能力、阅读能力、质疑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感悟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性更强的语文综合能力。
      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集中反映社会生活,想像纵横驰骋,语言高度凝练,蕴含丰富情感,音调和谐、节奏鲜明,可以说诗歌是文学之母,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但是诗歌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大,和学生的接受倾向相去也较远。因此保守和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绝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靠繁琐的板书和单纯的讲解来教学,必将降低诗歌教学的趣味性,抑制学生学习诗歌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就谈不上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诗歌以其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决定了它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特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我们,要高质量的完成诗歌教学,培养学生的读诗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因此,本文试对诗歌教学中的“读、赏、写”一体化的模式作一初探。
      一、诗歌教学中的“读”
      诗歌欣赏是一种艺术的认知活动。读者要借助诗歌的语言为媒介,把握艺术形象,感受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同作者产生共鸣。所以“读”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而读懂诗不能仅仅读诗作本身,还应该读与之相关的资料,尽可能多的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的遭际、思想,作者所处的时代,景观、环境、传统以及特定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即所谓“知人论世”。如安史之乱,它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磨难,给人们的精神带来创伤,还给社会政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使唐中央政权开始衰落,并加剧了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使唐王朝开始无可挽回地走向衰亡。但是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富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文人,绝不会坐视这个曾经无比辉煌的王朝在自己眼前步步下滑,他们借用文学这块宝地尽可能的表达着自己的心声,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以杜甫为代表的诗人们创作了大量关心民生疾苦的作品, 深刻地反映世态的炎凉和对人民生活的同情。柳宗元写下了大量反映个人遭际的诗,如《江雪》、《渔翁》等。另外,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或以爱情悲剧的形式,或以政治讽刺诗的形式,频频出现在唐代及以后的文学作品中,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学创作素材之一。如《长恨歌》(白居易)、《过华清宫绝句》(杜牧)、《马嵬》(李商隐)等,还有与之相关的传奇作品《长恨歌传》(陈鸿)等。因此,“读”首先应该读题目,读作者,读背景,通过第一步“读”深入探究诗人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为鉴赏诗歌打好基础。这个环节在教学中可设置预习课,或以导学案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完成。
      第二步“读”则应转到诗作本身。诗歌的语言是诗歌表达情感的媒介和载体。只有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才可能领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所以,这一步,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泛读的模式,不给学生定调子,而是请学生在自己预习的基础上一遍遍试读,使学生产生一种不得不伴诗人情感变化而喜而怒的感觉。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因此,欣赏诗时要善于通过反复吟诵等手段,来感受诗的音韵之美,领略其节奏之感。李白《将进酒》的雄快宕逸,杜甫《登高》的悲壮叹惋,李煜《虞美人》的薄命君王哀叹之痛,还有周邦彦《苏幕遮》里的风荷之美,情感的起伏变化无不体现在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韵脚的疏密转换,节奏的抑扬顿挫中。这种开放式的诵读不仅能培养学生诵读诗歌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展示自己的信心。
      二、诗歌教学中的“赏”
      诗歌教学中的“赏”要让学生明确赏什么,怎样赏!下面以鉴赏诗歌中的形象为例,做一探究。
      诗歌中的形象分为景物形象,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以描绘景物形象为手段抒情的诗歌,在欣赏时,要善于借助丰富的想像和联想,由一个个意象到一幅幅画面,再到捕捉诗歌的意境(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世界的融合),也就是将诗的语言化作生动具体的画面,进而唤起自己同作者相通的情感。这样将“画”与“情”融为一体,诗的奇妙意境也就捕捉到了。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出一幅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图景,使读者感受到诗人淡泊宁静的心情。
      以刻画人物形象为手段抒情的诗歌,诗人通过艺术语言描绘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我们就要引导学生透视人物的肖像神情,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如唐代诗人杜牧《赠别》中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通过春天里生机勃勃的豆蔻形象,描绘出一个楚楚动人、清新活泼的妙龄少女形象。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弹奏一段,语言形象生动,比喻新颖精妙,使飘忽易逝的声音如在读者耳际萦绕,烘托出琵琶女演奏技艺的妙绝,反映出琵琶女的感情,也反映了作者的感情,融情入景,加深了对读者的感染。
      事物形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弄清这些问题,我们的教学就有的放矢了。引导学生(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 (2)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抓物与志的“契合点”,(3)探究塑造此形象的意义(体现作者的某种操或情感,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象征或托物言志))。例如,杜甫的《月》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元)王旭的《踏莎行 雪中看梅花》通过对比(反衬),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当然,诗歌的语言特色、表现手法等都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具体的教学应参照单元教学要求、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既不可以偏概全,也不能每课面面俱到。总之,鉴赏诗歌的环节一定要明确的目标,教师必须起好主导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诗歌教学才不会落入窠臼。
      三、诗歌教学中的“写”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能力,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培养中的难点,那么写诗就是难上加难了。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诗歌欣赏与写作实践,激发学生内心美丽的情愫,提高人文素养,使其受益终生。在平时的诗歌教学中重视对其美学意义的欣赏,引导学生学习实践,走进诗歌写作的殿堂,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应紧紧把握三点:阅读、鉴赏与写作。当学生欣赏诗歌时文思泉涌,不如将他们迸发出的灵感用文字的形式跃然纸上,静心写作就成了诗歌教学中的必要环节。比如,在《故园田居》的教学中,陶渊明笔下的田园生活到底有多美,短短八句,三十二个字,它到底有多美。建议学生静静的去想象和联想,有一位同学写出了这样的一段话:“清晨的群山环绕着雾的拥抱。高高低低,起起伏伏,朦朦胧胧的山野上零落地坐着几间草屋,伴着层层叠叠的梯田。碧水如玉的池塘,微风吹起阵阵宁静的涟漪。池塘边葱茏的绿树,掩映着明明暗暗的旋律。鸡犬相闻,那声音亲切又舒畅。近处榆柳下的村庄又是如此祥和,远处青烟直上,桃李芬芳。站起身,深深吸一口气,这是无瑕的天地的馈赠。这就是我的故园,我的家,一个青山碧水,祥和宁静的天堂。”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真正的感受到了陶渊明清新自然的语言背后对自然的无限眷恋之感。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综上所述,“读”是基础,以“读”促“赏”,以“赏”促“写”,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读、赏、写”一体化模式对高质量的完成古诗文教学有重要意义。

关闭

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