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午,我校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张静教授在明德楼七楼会展中心做了题为《学科教学中的“美育”》的专题讲座。
张教授用四版不同表现形式的《将进酒》开启了本次讲座,激发在座教师对“美”的感受和理解,引发大家对教育教学中如何进行“美育”的思考。她从认识“美”的重要性、尊重“美”的多样性和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美育”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讲解,结合实例,旁征博引,引导老师们注重提高审美能力,学会运用基本方法将“美育”落实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讲座中,张教授用诗词、雕塑、音乐等不同表现形式,以全面的视角让大家张开发现美的眼睛,尊重美的多样性、复杂性、主观性。她强调,老师要做美的发现者,才能培养学生有发现美和表达美的能力。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美育”需要教师科学掌握和运用晕轮效应、破窗效应、责任分散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张静教授的讲座让大家对学科教学中的“美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学科教学美育工作应该是我们各学科教师的共同事业。我校老师定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增强学科教学“美育”意识,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他们真正通过学校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张静教授简介
张静,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硕士、博士,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博士后,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负责学科教育硕士培养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小学音乐、语文学科教学、艺术教师职后专业发展。在国内权威核心、学术刊物多次发表我国古代音乐心理思想研究、国外音乐教育与教学方面的论文。主要负责北京市中小学义务教育音乐教材的编写工作,长期深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堂,进行课堂调研和教学指导,多次参与并指导北京市朝阳区幼儿园课题项目、北京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项目、澳门地区年度教育教学案例评奖审核,组织录制2017年版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系列讲座课程。
【关闭】